在与专利打交道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人”,例如发明人、设计人、申请人、专利权人、联系人或者代表人,对于非专利从业人员来说,经常搞不清楚他们的关系,从而妨碍我们阅读专利文件、申请专利,让我们来说说专利中的各种“人”。一、专利法规对各种人的定义1、发明人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这里的发明创造通常是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设计人这个...
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明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发明专利申请具备创造性是授予其专利权的必要条件,是专利代理师或者申请人在申请前首先应当判断的问题。下面以方法专利为例,谈谈发明专利申请创造性的判断。所谓方法专利,是技术方案主体为步骤或过程的专利。判断方法专利申请的创造性,主要判断申请专利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
从事专利工作的人会把我国专利审查中的初步审查程序简称为“初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自提交申请文件及缴纳相关费用后,必须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步审查程序,经审查合格后才会进入下一个程序。虽然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都经过初步审查,但是这三种专利类型审查依据法律法规,审查的宽松难易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初步审查审什么、收到通知书该怎么做、可能的结果有哪些、如何加快初审的方法等问题,我...
中医药学是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是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领域。专利保护是中药最有效的保护形式,目前,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主体仍是中药复方和剂型。中药复方在专利中被称为中药组合物,由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药理复杂,疗效显著的特点。中药组合物专利在申请过程中需经信息检索、实验设计、专利文件撰写等阶段。对于中药组合物而言,各组分属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组分、作用也是在已知的情况下,需要证明各个组分在特定配比下的组合能...
《专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一、提前公布的适用对象只有发明专利申请能提前公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都不能提前公布。发明申请人提出提前公布声明不能附有任何条件。二、提前公布的时间1、在初步审查合格前,发明专利申请人要求提前公布其专利申请的,自初步审查合...
从事专利工作的人会把我国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简称为“受通”。当申请人将申请文件全套材料通过电子或者纸件方式递交到国知局后,经国知局受理处审查,认为申请全套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则下发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及配套的费用减缴审批通知书或缴纳申请费通知书。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是国知局正式受理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的证明文件,其记载有申请号、申请日、申请人、发明创造名称和国知局确认收到的文件清单等重要信息。通过电子方...
一、为什么需要设置新颖性宽限期申请专利制度中,判断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具备新颖性,在时间点上是以申请日为准。凡是在一件专利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以前为公众所知的技术方案或者设计方案,对该专利申请而言就构成了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具备新颖性,因而不能授予专利权。现实中,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在单位有可能出于某些...
专利代理师经常会遇到发明人咨询其提交的专利申请的受理号是多少的问题,当告知其专利申请受理号可能就是指专利申请受理后给出的申请号,并告知其申请号是多少时,发明人会追问为什么没有CN开头的字样呢,这就说明发明人很有可能对专利文献编号混淆不清。而具体整个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专利文件编号包括什么以及分别是什么含义呢,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一、专利文献编号种类1、申请号申请号是专利局对已受理的专利申请所确定的...
在对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专利权、保护的主题进行分类时,通常将其分为产品和方法两大类,其中,方法类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非制造方法。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大于方法权利要求”,“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力度大于方法权利要求”,“产品权利要求提供的是绝对保护”。然而,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利要求,为何能够进行比较,所谓的“孰大孰小”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从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说起,说一说关于此类...
专利申请、复审、维护等流程中,会收到大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官方通知书,有些通知书是程序类的,告知申请人专利申请目前处于的状态,无需申请人做任何操作;有些通知书是导致权利会丧失的,通知书的内容需要申请人核实具体情况,若是申请人一时疏忽造成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成通知书内需要完成的事项,避免给申请人的权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下面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导致权利丧失的通知书及补救办法汇总如下,供大...